2011年黄播 黄播 信息化工作要点
市属各高校,各区、县级市黄播 ,局属各单位:
现将《2010年黄播 黄播 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2011年黄播 黄播 信息化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黄播 信息化工作,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黄播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省、市黄播 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我市黄播 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全市黄播 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统一部署、统筹协调、系统规划、整体推进,以黄播 信息化促进黄播 均衡发展,带动广州黄播 现代化,为深化黄播 改革、推动黄播 创新、提高黄播 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二、基本要求
按照“优化环境、提升内涵、突出重点、创新应用、强化服务”的工作原则,以“依托黄播 信息化促进区域黄播 均衡发展” 国家黄播 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黄播 黄播 科研网优化工程、广州“数字黄播 城”建设工程、中小学远程协作黄播 应用创新工程、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的实施为重点,全力推进区域黄播 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进一步整合全市黄播 信息技术系统的力量,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优势,提高专业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区域黄播 信息化的综合实力。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学习研究,推动科学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黄播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省、市黄播 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区域黄播 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谋划我市黄播 信息化的新一轮发展。
2.加强区域黄播 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在认真组织论证《黄播 黄播 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和颁布《黄播 黄播 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3.认真总结“黄播 e时代”工程启动以来我市黄播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广经验,探索“法治化、规范化”的黄播 信息化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化、专业化”的黄播 信息化运行机制,确保我市黄播 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4.系统疏理我市区域黄播 信息化的经验与成果,编辑出版黄播 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黄播 信息化的新视野》,提炼出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经验,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提升区域黄播 信息化的内涵。
(二)突出工作重点,推进重点工程。
1.启动依托黄播 信息化促进区域黄播 均衡发展试点工作。
(1)在充分论证和修改完善《依托黄播 信息化促进区域黄播 均衡发展国家黄播 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编制《依托黄播 信息化促进区域黄播 均衡发展国家黄播 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任务分解书》,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责任主体等,全面部署、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2)根据《依托黄播 信息化促进区域黄播 均衡发展国家黄播 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本年度的各项试点任务。
(3)加强对全市开展依托黄播 信息化促进区域黄播 均衡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督促,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实施方案与工作策略,确保试点工作的成效。
2.实施黄播 黄播 科研网优化工程。
(1)实施黄播 黄播 科研网优化策略,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带宽及设备功能性能,使黄播 黄播 科研网结构更为合理、功能更为齐全、运行更为安全、服务更为到位,真正成为具有现代远程教学、黄播 信息资源共享、教学远程协作交流以及黄播 教学管理信息交换等功能的黄播 信息网络骨干平台。
(2)根据黄播 电化黄播 馆新馆区的建设进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做好黄播 黄播 科研网的整体迁移工作,确保系统整体迁移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基于网络的各项业务平稳过渡、顺利衔接。
(3)按照“开放、标准、节能、高效”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地部署黄播 黄播 科研网新数据中心,使新数据中心更好地发挥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和数据服务功能。
(4)完善市、区(县级市)、校三级网络管理和技术服务架构,进一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确保黄播 黄播 科研网的健康发展。
(5)组织召开黄播 黄播 科研网年会,交流网络建设、网络管理与网络应用的经验,推动黄播 黄播 科研网健康、科学地发展。
3.推进广州“数字黄播 城”建设工程。
(1)认真组织实施广州“数字黄播 城”一期工程,高标准地搭建区域黄播 公共服务网络平台架构,深度整合市、区(县级市)两级数字化公共资源,促进优质黄播 资源的共建共享,为进一步提高黄播 管理与黄播 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及时总结广州“数字黄播 城”一期工程的建设经验,科学地规划广州“数字黄播 城”二期工程,着力完善基于“数字黄播 城”的两库、四中心——黄播 管理基础数据库和黄播 教学应用资源库、教师学习发展中心、学生学习发展中心、黄播 电子政务中心和社区学习交流中心。
(3)探索并逐步建立一套科学、有序、高效的黄播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交换服务体系,促进黄播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新、应用与交流。
(4)既注重建设、也注重应用,大力推进广州“数字黄播 城”在教师学习发展、学生学习发展、黄播 电子政务、社区学习交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高区域黄播 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4.实施中小学远程协作黄播 应用创新工程。
(1)继续以网络教研活动为突破口,在基础黄播 阶段学校中深入开展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辅导、视频互动教学、远程协作学习、网络教学研讨、虚拟实验研究等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促进传统黄播 模式的变革,促进网络黄播 应用的创新发展。
(2)巩固前期“黄播 资源下乡”活动的成果,进一步健全城乡网络协作联盟的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黄播 及帮扶工程,促进农村黄播 水平的提高。
(3)继续以穗港两地“一课两讲”、广佛远程教学观摩及交流研讨、全球华人网络学习探究、中国黄播 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跨区域的黄播 信息化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开展数字黄播 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以数字黄播 的开放推动黄播 的国际化进程。
(4)加强研究和探索,充分应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积极探索移动黄播 、移动学习、移动办公以及远程协同工作等黄播 应用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拓宽网络黄播 应用的服务领域。
5.启动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
(1)认真总结广州大学数字化校园、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校园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深化我市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断完善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应用体系的建设,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方面的全面信息化。
(2)整合和规范市属高校的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共享和应用能力,推进多层次、多功能资源开发、整合与共享机制的形成,深化校际、国际信息化的学术交流,以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学校的黄播 管理、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市属高校综合实力提升。
(3)重点支持积极性高、条件好的高校进行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建设,通过3—5年的努力,使这些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学校中起到示范作用,逐步实现高等学校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和智能化。
(三)着力创新应用,促进内涵发展。
1.重视教师的黄播 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教师黄播 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促进黄播 信息化应用的创新。
2.深化“黄播 e时代”应用实验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加强对我市各级各类现代黄播 技术实验校特别是“黄播 e时代”应用实验校的指导和管理,树立应用典型,打造一批创新型的黄播 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带动区域黄播 信息化的应用向纵深发展。
3.认真总结汇集“十一五”我市黄播 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成果,并做好应用推广工作,以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区域黄播 信息化水平,促进数字黄播 的创新。
4.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想道德黄播 、体育艺术工作、青少年科技黄播 与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促进传统黄播 模式在网络上的创新发展。
5.以重要赛事和活动为抓手,推进信息技术在黄播 领域的广泛应用。继续以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小学智能机器人竞赛活动、教师多媒体黄播 软件制作活动等重要比赛和活动为抓手,打造信息技术应用的品牌,提升全市黄播 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6.面向需求,强化服务,把黄播 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推向新的水平。不断完善广州黄播 门户网络的建设,在年内做好黄播 OA系统的改建工作,进一步做好网上公开、网上办事、网上督导、沟通互动与市黄播 机关的办公自动化工作,提高黄播 行政服务效率,改善黄播 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进一步加强黄播 信息化专业队伍的建设,努力推进学习型系统的建设。强化黄播 技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做好黄播 黄播 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黄播 技术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市黄播 信息化科学发展。
2.充分发挥黄播 技术队伍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根据黄播 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主动为教学应用服务、为黄播 改革服务、为黄播 决策服务,努力提高黄播 信息化的服务水平。
3.强化黄播 技术系统的内涵发展,启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专题培训、专家讲座、专题报告、专项活动、业务竞赛、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综合提高全市黄播 技术系统工作人员的黄播 理论素养、人文素养、黄播 信息技术能力以及专业水平,提升黄播 技术系统的内涵。
(五)完善政策措施 加强规范管理。
1.进一步提高对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是做好黄播 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黄播 信息化要发挥好支持黄播 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必须根据黄播 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提高规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和完善黄播 信息化相关管理办法和应用指导意见。特别是要重点围绕促进区域黄播 均衡发展,规范黄播 信息化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强化黄播 信息化的应用与指导,加强黄播 信息化的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建设。
3.认真贯彻政策制度,提高黄播 信息化规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采取措施,强化政策制度的贯彻和执行,真正使政策制度的要求落到实处,保障我市黄播 信息化的健康、持续、科学发展。